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湖南这场民俗盛宴,何以闪耀千年?
最新动态
湖南这场民俗盛宴,何以闪耀千年?
2025-02-14
1
在汨罗江畔的长乐古镇,岁月的痕迹镌刻在一块块青石板和一缕缕晨雾中。
在这里,长乐抬阁故事会是每年元宵节的保留节目。
当锣鼓声渐起,一场延续千年的民俗盛宴又一次朝人们走来。
Cosplay的PK:
在较劲与故事中映射新时代、新生活
2月11日至12日,200多台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嵌成一条鲜艳的故事长龙,2000余人的巡游队伍在小镇街道逶迤绵延。
在长乐,一家几代人齐上阵不是新鲜事。长乐抬阁故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范兴、李阳波家中,全家忙故事成为一种传统。
抬阁,是一种将故事人物、场景通过高台、彩车等形式展示的艺术,源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今年的抬阁故事不仅有传统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还有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现代故事——
呼应蛇年,白娘子与许仙撑着油纸伞“秀恩爱”;5岁女孩化身热映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哪吒,脚踩高跷萌化众人;《虎门销烟》《廉政建设》等一批讲述禁毒、清廉主题的故事紧扣时代脉搏……
高耸的彩车上,盛装的孩童凌空而立。
小演员岿然不动的玄机不是“轻功”。他们的宽大戏服下,走势巧妙的钢筋支撑着身体,让小演员或立或坐,稳稳当当。
就这样,一台台栩栩如生的故事从历史长河中走来。
在长乐镇,抬阁故事按地域分为上市街与下市街两大阵营。早年间,双方互派“探子”,刺探“军情”。
每年元宵节,便是双方Cosplay的“战场”。这场PK,不仅是服饰与妆容的较量,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
千年来,这场智慧与趣味的较量未曾分出胜负。在较劲中,抬阁故事会历久弥新,永不落幕。
惊险“担当”:
家家户户有高跷,
处处是舞台
巡游队伍的最高点,也是人群瞩目的焦点。
喝彩与欢呼声中,“高跷王子”郑大军身穿大红“七品芝麻官”戏服,脚踩5米高跷,款款而来。
他头戴官帽,手摇折扇,嘴角含笑,踩着20多公斤重的高跷,迈着惊险的步伐,在两层楼房的高度行走,每一步稳如泰山,又灵动如风。游刃有余的他还不时吹起口哨,与围观人群互动,堪称故事巡游中的惊险“担当”。
2024年河南春晚,郑大军脚踩5米高跷,在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原创生肖艺术片《龙舞》中以“龙神”形象惊艳四座。
高跷队伍中,60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意清也披挂上阵,踏上高跷,扮演“济公”。这位宝刀未老的“济公”,便是郑大军的师傅。
在长乐,高跷不止在元宵这天是主角。只要踩上高跷,处处都是舞台。
2025年春节前夕,该镇的麻石古街、长乐中心小学操场等地,随处可见练习踩高跷的身影。
“通过步伐变化保持平衡!”有着50多年踩高跷经验的陈意清义务教授孩子们踩高跷,他一边演示一边解说,耐心指导孩子们踩高跷时如何发力,如何走得更稳。
陈意清介绍,在长乐,家家户户备有一副高跷:“踩高跷需要恒心、胆量,更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和传承。我孙子3岁就会踩!”
长乐中学初一学生余雅涵跟随陈意清学习,12岁的她学习踩高跷已有六七年。如今,踩高跷已成为她的爱好与日常。
近年来,长乐镇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编写课本教材,创建传承基地,培养专业师资力量,为故事会传承培育后备人才。
当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长乐抬阁故事会,让承载历史记忆、文化情感与民族认同的非遗焕发新生机。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